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香港海关人员逮捕了三名涉嫌参与一起价值18亿港元(约合2.28亿美元)的巨额洗钱行动的人员。该行动利用了一个加密货币平台和与空壳公司相关的银行账户进行洗钱。
逮捕行动是在对涉及“异常频繁”和大额交易的可疑活动进行调查之后进行的,这些交易发生在缺乏税务记录、进出口申报和实际地址的银行账户中。
嫌疑人涉嫌使用泰达币(Tether)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中一个涉案账户每天接收高达3900万港元(约合490万美元)的巨额存款,并促成了167笔交易。
进一步调查发现,两名嫌疑人涉嫌通过一个加密货币平台,处理了7.6亿港元(尤其是泰达币),相当于总资金的40%。
香港海关财务调查部指挥官余耀荣指出,由于加密货币的匿名性和“缺乏地域限制”,调查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洗钱活动存在挑战。
余耀荣强调,执法团队依靠情报、资本流动分析和财务调查来收集证据。
在一次协调行动中,海关人员在逮捕之前针对四个住宅、五家公司和两家持牌货币服务业务进行了打击。
三人因洗数亿加密货币而被捕
这三人,包括一名42岁女性和两名分别为48岁和60岁的男性,涉嫌在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期间设立了五家公司,并开设了18个本地银行账户。
据报道,这些公司涉及1000多笔可疑交易,接收来自未披露来源的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被捕的三名嫌疑人互不相识。该名失业女性涉嫌在洗钱中扮演关键角色,接收来自各公司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转账。
这些资金通过持牌货币兑换商转移到其他公司或转移到两名男性嫌疑人名下。
根据海关和税务部门的说法,该女性管理了9亿港元的非法资金,而60岁的司机处理了3亿港元,自雇人士处理了6亿港元。
调查发现,这些资金来自一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200多家本地及海外公司。一旦资金存入空壳公司的银行账户,便会迅速转移到其他实体。
这些空壳公司声称在手机配件、批发机械和汽车零部件领域运营。然而,它们从事与其声明行业无关的商业交易,包括农产品和食品,表明它们作为空壳公司的角色。
此次行动代号为“Racer”,没收了手机、公司文件、邮票和交易记录。海关确认,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仍在调查中。
尽管据信该团伙的核心成员已被逮捕,但海关当局并未排除进一步逮捕的可能性。
三名嫌疑人因串谋处理可公诉罪行的收益(通常称为洗钱)的指控而被捕。目前,他们已获准保释,但若被定罪,可能面临最高14年监禁和500万港元罚款。
日线图显示加密货币总市值估值为 2.2 万亿美元|资料来源:TradingView.com 上的
总市值
2023-11-16 17:03
2023-11-14 17:08
2023-05-04 12:44
2023-03-30 20:42
2022-12-06 09:30
2022-11-17 20:09
2022-11-16 10:41
2022-11-04 11:10
2022-11-01 15:39
2022-10-20 15:16